國門重啟之際,深受疫情影響的旅遊觀光業正待重新復甦,亦可促進旅遊業轉型。本文由「淨、靜、靚」生活新態度概念切入,提出消費轉型造就產業變革,促進消費者對於責任旅遊、永續觀光等議題產生相關思考,試以消費者視角,觀察臺北市如何持續推進觀光業發展,展現具體影響力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216725100772323572&MmmID=1201&CatID=653635047502442316
全球經濟活動陷入衰退隱憂,惟國內民間消費力道漸回溫,有助於支撐經濟動能,而去年低基期環境,推升銷售額成長10.28%。另一方面,多件大型投資案落地,使僑外投資金額增加,外商公司持穩,顯示投資需求仍不斷增長。然而受全球政經情勢波動、通膨升息等影響,工商成長動能走緩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64564771362370326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全球景氣持續復甦,有助於帶動整體經濟需求,惟本季受本土疫情急速升溫,民間消費活動緊縮,然因去年基數較低,工商銷售額續呈成長。另一方面,大型投資案加持使僑外投資金額大增,外商公司新增家數回升,顯示投資需求仍穩健。然而受政經情勢動盪、通膨升息等不確定因素漸增,壓抑工商成長動能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63721627450051217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2022年第1季隨全球景氣逐漸復甦,國內疫苗施打率提高,民間消費動能回溫,邊境管制措施逐步放寬,使得工商銷售額成長11.24%,資本額也增加3.96%,另一方面,大型投資案加持使僑外投資金額大增。然而受疫情衝擊尚未明顯回復,致成工商成長動能仍顯疲弱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63220142173525050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2021年因受到本土疫情升溫、變種病毒快速擴散,儘管疫情已有效控制,但邊境管制嚴管措施下,對民生經濟仍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。整體公司商業登記家數因自行辦理登記解散或歇業,致成長動能陷入停滯,另一方面,為因應經營困境,多家企業辦理增資計畫,使得資本額續呈擴張,穩居全台之冠。隨著各國陸續解封及政府各項振興方案挹注,帶動整體營收突破15兆元,逆勢勁揚12.53%,為歷年新高,表現亮麗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62347301253221552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第3季仍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下,儘管多項經濟指標表現暫挫,但整體公司行號營收表現持穩,成長11.43%,顯示經濟動能緩步回溫,疫情衝擊已經減緩。隨著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穩定上升,國內疫情自8月中旬後持續改善,疫苗接種率提高,加上五倍券可望挹注下半年景氣回溫,預期民生消費力道反彈,帶動經濟活絡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30235037222734763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隨著各國疫苗接種速度加快,全球經濟明顯強勁復甦態勢。然而,國內本土疫情擴散,全國實施三級警戒並數次延長,嚴重衝擊內需型服務業,臺北市在第2季部分經濟指標表現仍逆勢成長,包括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年增0.71%、銷售額成長11.87%、稅收年增7.73%、房市熱絡交易量大增25.42%。惟觀光旅宿業持續重挫,住用率滑落至17.76%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27341153114731710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2021年隨著各國施打疫苗已有所進展,預期全球經濟活動將緩步回溫。儘管全球疫情仍反覆不定,第1季臺北市部分經濟指標表現仍相當亮眼,包括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年增0.79%、銷售額成長8.89%、稅收年增8.55%,房市表現亦逐漸回穩,交易量年增15.45%;惟疫情影響,持續重挫觀光旅宿,住用率下滑至30.24%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26501006204026000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2020年經濟衰退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,然而臺北市表現相對穩定,主要經濟商業活動如常運作,公司行號銷售額年增1.76%,不動產交易熱絡,買賣件數年增11.54%,地價反彈回升,創業動能亦穩健成長,惟外商投資、觀光旅遊仍呈現萎縮,有待復甦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126037370072042022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隨著國內疫情控制得當,多項經濟指標數據表現回穩,整體公司行號登記家數穩定成長,創業熱潮再起,使得新設公司數量再度寫下新紀錄;不動產買賣登記交易表現搶眼,呈現2位數成長,而銷售額、物價指數、觀光住用率之降幅已連續2季減緩,顯見經濟成長動能回溫態勢已漸趨好轉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73675640044643447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,限縮全球經濟活動,各項管制措施影響產業經濟發展、民眾消費力道,第2季各項經濟數據表現疲弱,包括: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年減0.04%、銷售額年減0.79%、稅收年減5.41%,僑外投資金額下滑,CPI年減0.67%,失業率回升至3.8%,不動產交易年減7.75%,住用率下滑至13.67%。隨著疫情趨緩,有助於需求快速回溫,經濟可望復甦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73006246502715020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,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,影響我國內、外需求表現及消費力道。儘管疫情限縮經濟活動,本季臺北市部分經濟指標仍維持穩定態勢,截至2020年3月底,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年增0.08%、銷售額成長2.87%、稅收年增9.17%,FDI與外商家數占比仍維持6成,房市表現亦呈穩健成長,交易量年增13.92;惟疫情影響,重挫觀光旅宿,住用率下滑至34.89%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72127445551771421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,截至2019年12月底,全國公司行號登記現有家數為159萬824家,其中設籍於臺北市之公司登記現有家數為17萬9,653家,銷售額年增2.37%,稅收年增3.94%,FDI與外商公司占比維持6成;現存家數負責人年齡以中壯年族群為主,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續呈成長態勢。CPI年增0.84%仍屬平穩,失業率維持3.7%,勞動市場穩定,而房市景氣回溫,整體營建表現亮眼,觀光住用率74.56%為全國之冠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71246006700013017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;公司行號銷售額成長1.36%,經濟動能穩定增長。僑外投資金額、外商公司家數占全國比重皆超過6成,位居全國之冠。稅收實徵淨額年增24.33%,土增稅增幅最多。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137.93萬元,較去年增加2.59%。創新動態: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銷售額占全國比重提高至68.51%,有助於推升整體經濟效益。創業動態: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家數續呈淨增加,「批發及零售業」、「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」及「住宿及餐飲類」為熱門創業業別。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,亦呈現淨增加。物價動態: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0.92%,以食物類漲幅最大。營建動態:房市景氣逐漸回溫,整體買賣登記皆呈現成長,年增9.92%,不動產市場交易穩健回升。觀光動態:觀光客住用率持續下滑,以日本遊客為大宗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37161363432241064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經濟動態: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;公司行號銷售額成長1.81%,經濟動能穩定增長。僑外投資金額、外商公司家數占全國比重皆超過6成,位居全國之冠。稅收實徵淨額年增3.85%,契稅增幅最多。創新動態: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銷售額占全國比重提高至68.46%,有助於推升整體經濟效益。創業動態: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家數續呈淨增加,「批發及零售業」、「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」及「住宿及餐飲類」為熱門創業業別。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,亦呈現淨增加。物價動態: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1.02%,以食物類漲幅最大。勞動動態:就業人數增加,失業率持平,整體勞動市場持續穩固。營建動態:房市景氣回溫,不動產市場交易表現熱絡。都市地價指數持續上揚,住宅區、商業區及工業區全面走升。觀光動態觀光客住用率持續回穩,以日本遊客為大宗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36274755175326244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經濟動態: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;公司行號銷售額成長1.48%,經濟表現亮眼。僑外投資金額、外商公司新設家數占全國比重皆超過6成,位居全國之冠。稅收實徵淨額年減8.23%,地價稅減幅最大。創新動態:研發中心家數維持47家,營運總部略增至84家,位居全國之冠。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銷售額,臺北市占全國比重略減至64.07%。創業動態: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家數,呈現淨增加。新創公司行號之業別分布,現存及新增家數主要二大業別為「批發及零售業」、「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」,占比近5成。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,亦呈現淨增加。物價動態: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0.22%,以醫療保健類漲幅最大。營建動態:核發建照、使照之數量與樓地板面積呈現衰退,整體房市交易量能表現黯淡。觀光動態:觀光客住用率回升至74.56%,以日本遊客為大宗,推升整體觀光動能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35611653026746275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;公司行號銷售額成長6.68%,經濟表現亮眼。僑外投資金額占全國比重76.63%,外商公司新設家數占比超過7成。稅收實徵淨額年增3.39%,地價稅增幅最大。研發中心家數增加至46家,營運總部亦略增至83家,占全國比重則增加至25.94%,位居全國之冠。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銷售額,臺北市占全國比重略增至64.84%。 新創公司行號負責人年齡分布,現存家數以中壯年族群為主,新增及歇業家數則以青壯年族群為主;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家數,淨增加呈現趨緩。新創公司行號之業別分布,現存及新增家數主要二大業別為「批發及零售業」、「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」,占比近5成。本國人之青創負責人,淨增加呈現減緩。 CPI年增0.98%,以交通及通訊類漲幅最大。就業者約128.4萬人,失業者約4.9萬人,失業率為3.7%,分別較去年減少1千人、略減0.1個百分點,顯示勞動市場逐步改善。核發建照、使照之數量與樓地板面積逐漸回升。整體房市交易量能持續回溫,北投、中山及內湖區表現亮眼。全國都市地價指數連續6期漲幅維持在1%,臺北市上漲0.21%。觀光客住用率回溫,以日本遊客為大宗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34742352130162120&MmmID=1205&CatID=120501
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.24%,以交通及通訊類漲幅最大。核發建築物使照數量超越建照數量,房市趨於保守。整體房市交易量能持續回溫,中正、北投及南港區表現亮眼。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134.45萬元,較去年增加1.8%。稅收實徵淨額年增3.39%,以地價稅增幅最大。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;公司行號銷售額成長7.56%,經濟表現亮眼。觀光客住用率回溫,以日本遊客為大宗,中國大陸旅客緩步回升。僑外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22.10億美元,外商公司新設家數增加至99家,營業總部家數增加至82家,皆為全國縣市之冠。研發中心家數維持46家,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銷售額略減。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設立家數,呈現趨緩;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設立家數,呈現穩步成長;新創公司行號之業別分布,新創公司行號之業別分布,現存及新增家數主要兩大業別為「批發及零售業」、「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」,占比近5成;本國青創負責人創業動能趨緩,新增、歇業家數互有增減。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taipeiecon.taipei/article_cont.aspx?MSid=1003011453272466605&MmmID=1205&CatID=120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