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peiHeighlights

台北亮點

台北市是台灣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。目前全市總人口約249萬人,與新北市、基隆市接壤,構成北台灣最重要的都會區域。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且生活舒適、治安良好,加上擁有完善的交通、資通訊、醫療、教育等軟硬基礎建設,吸引許多跨國企業、國際金融機構進駐在此,也是各國在台領事館、商務組織駐台所在地。

台北市位處亞太經貿區域的中心。為建構企業永續經營的優質環境,台北市政府打造「智慧城市 新經濟」,致力發展以數位化、智慧化、綠色化的創新經濟,並藉由IC設計數位內容的「南港軟體工業園區」,研發能量豐沛的「內湖科技園」區及開發中的「北投士林科技園區」作為發展智慧城市的產業基地,導入創新應用於城市治理、行銷、觀光、交通、醫療及教育等工作,已成為工商匯聚、人文薈萃之地,更於各項國際評比名列前茅。

台北市的產業結構,約74.77%為服務業、其餘皆為製造業及農林漁牧業。因資金、人才、技術的匯聚,專業服務之經濟活動蓬勃,形塑知識創新為導向的發展模式。目前本市重點發展領域為:資通訊軟硬體、生技、流通服務業、金融服務以及會展產業等。據統計,台北市共有超過3,750家外商登記,擁有全國半數以上的外國投資,研發中心與營運總部數量也名列前茅,其中「內湖科技園區」及「南港軟體園區」為全國重要產業聚落。本市學術研究機構林立,包括:中央研究院及台灣大學等29所公私立大學,就業人口中高達六成以上擁有大專學歷,高素質人力充沛,持續帶動台北的產業創新與創業動能。

台北擁有良好的氣候,年均溫度約攝氏23度,風土環境宜人,交通便利,平均1個小時內車程即可享受從山川到海景的豐富地貌。加上歷史背景造就多元文化薈萃、文化包容性高,擁有開放的思維。因此,不論是企業發展、生活安居與就學就業等條件上,深受海內外人士肯定。

台北市基本投資環境
 
自然 地理位置 位於臺灣北部,東經121.6度、北緯24.9度
面積 271.8平方公里
溫度 年平均溫24.2℃
人文 人口數 約249萬人
人口密度 約9,179人(人/平方公里)
平均每位市民享有綠資源面積55平方公尺
勞動人口 121.2萬人
就業人口 116.8萬人
各產業就業人口 農林漁牧0.16%、工業19.14%、服務業80.67%
學研機構 24所大專院校(包括商法理工農醫);逾10所經濟、產業相關研究機構;30所育成中心
就業人口教育程度 大專以上人力占就業者比率高達83.58% ,MBA學位人數亞洲之冠
教育普及程度 大專程度學歷近64.22%
經濟概況 營業額 新台幣2兆86億元(2022年第三季)
營業額最高前五項產業 批發及零售業、金融及保險業、製造業、營造業、資訊及通訊傳播業
策略性優先招商產業 會展產業、觀光旅遊產業、生技產業、文化創意產業、國際醫療產業、國際美食產業、金融服務業、資通訊產業、都市更新、綠色產業

台北市國際評比優異成績

創新城市
  • 2022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(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),臺北市排名第50名,僅次於新加坡與香港。
  • 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(A.T. Kerney)依個人福祉、經濟、創新、政府治理四個項目對全球城市進行「全球城市展望」(Global Cities Outlook)排名,臺北市在所有城市中居24位。
  •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(IMD)公布2022全球智慧城市指數,臺北市在31座城市中脫穎而出,躍進全球第29名。
  • 2021年全球影響力城市指數報告(Global Power City Index, GPCI),臺北市排名第38名,六大面向中有4項向上提昇,其中以「自然環境」(Environment)表現最佳,排名第14名。臺北市政府積極創建「創新生態體系」,培力創新能量,並持續以「永續宜居」為核心價值,穩健推進全球影響力
  •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(WEF)公布的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(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),臺灣向前推進到全球第92名,其中「創新能力」更是榮登全球第4名、亞洲冠軍
  • 2019年2月首度公布「亞太區域千禧世代最友善城市」(Top Milleniial-Friendly Cities in Asia-Pacific),依據經濟學人、世界經濟論壇和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組織的數據分析,針對亞太區20個主要城市,從就業前景、生活成本可負擔程度和生活品質共三大面向進行評分與排名。臺北市拿下第6名,超越首爾、雪梨、北京、上海等城市,其中在「生活成本可負擔程度」與「生活品質」二大評比面項表現亮眼,持續邁向宜居永續城市推進。
  • 2018「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」(GEI),臺灣在137個受評國家中,排名第18,在亞太區位居第3。在創業態度全球排名第22;創業能力排名第24;創業企圖心排名第11,整體表現領先主要競爭對手如韓國、新加坡、日本及中國大陸等鄰近國家
  • 2017年美國Business Insider公布「全球25大高科技城市」(The 25 Most High-tech Cities In The World)排名,全球第5名,亞洲排行第1名
  • 2021年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(INSEAD)與全球人力資源公司藝珂集團(The Adecco Group)、印度塔塔通訊(Tata Communications)於1月聯合發布「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」(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, GTCI),臺北市獲得全球第51名的佳績,排名僅次於首爾,並超越曼谷、長濱與名古屋等亞洲城市,展現臺北市在全球城市中的獨特地位與人才競爭力。其中臺北市在「留才力」面向上勇奪全球第1名,「發展性」與「培養力」分別獲得第15名與第17名。
金融經濟
  • 2021年 「經濟自由度指數」(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) 全球排名第6名、亞太排名第5名
  • 2022年英國顧問公司Arcadis發布「永續城市指數」(Sustainable Cities Index, SCI)報告,從社會(People)、環境(Planet)、經濟(Profit)三大面向、共28項指標進行評比,臺北市躍居全球第46名、亞洲第4名,超越吉隆坡、北京等亞洲城市
  • 2017 金融時報《外資情報》(fDi Intelligence):「亞太未來城市評比」第6名、經濟成長潛力第5名、商業環境友好程度第6名
  • 2022 年:英倫Z/Yen 顧問 -「全球金融中心指數」(GFCI 2022,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20) 全球排名第66名,亞洲排名第15名
生活旅遊
  • 2022年8月全球知名雜誌CEO World針對全球89個國家的健康照護系統進行評比,臺灣排名第2
  • 根據英國EUI經濟學人智庫(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)2021所公布的居住排名(Liveability Ranking and Overview),臺灣臺北在全世界城市總排名落在33名,並且得到83.9/100的高分,僅次於日本東京、大阪,並超越新加坡,其中又以教育得到100分滿分的評比。
  • 德國慕尼黑旅外人士交流網站 InterNations 發布「旅外人士圈內人」(Expat Insider)年度調查報告,台灣榮登「 2019 年全球最適合居住和就業國家排行榜榜首」。今年有超過 2 萬名旅居國外人士回覆,針對全球 64 個國家就生活品質、個人財務、就業情況、適應難度、生活成本和家庭生活等面向進行評比。台灣繼 2016 年奪冠後重登第一,受歡迎理由包括擁有良好的醫療和生活品質及就業機會
  • 「經濟學人智庫(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)」2022年城市安全報告,根據數位、衛生、個人與基礎建設等指標評量,台北獲53名
  • 全球最大旅外人士網站InterNations於2022年7月發布「全球最佳外派城市」(Expat Insider City Ranking: The best and worst cities for expats in 2022 ),臺北市以健全的醫療照顧、便捷的交通、友善的人際交流、充滿活力的事業前景,以及平實的生活費用,獲選為2022 年全球外派人員心中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第3名
  • 英國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(QS)公布2022年全球最佳大學城市(QS Best Student Cities 2022),臺北市位居第31名。因大學的國際聲望攀升、生活便利且多樣性,以及生活費用平實,獲得學生高度評價,期待畢業後留在當地就業
  • 美世國際諮詢公司公布「2022全球城市生活品質報告」(2022 Quality of Living City Ranking),評比指標包含政治和社會環境、經濟、文化共十大類別、39項指標,臺北市位居全球第28名,亞洲排名第10,勝過大阪、釜山、成都、名古屋等幾個主要城市
  • 2019年萬事達卡國際組織(MasterCard Worldwide)「亞太區最佳旅遊城市報告」(Asia Pacific Destinations Index 2017)735萬國際造訪人次,全球排名第14名,亞洲排名第6名
交通便捷,接軌國際
鄰近桃園機場與市內松山機場,以及台北、基隆雙港,讓台北兼具海空運輸優勢。從台北出發,可快速聯繫東亞主要城市,平均飛行時間4小時內,可快速抵達上海、首爾、東京、香港、曼谷、新加坡等地;海運相接亞太地區主要港口,如:香港、馬尼拉、上海、東京、新加坡等,便於快速中轉貨物至全球各地市場、滿足國際貿易需求。
知識匯流,人才優勢
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(INSEAD)與全球人力資源公司藝珂集團(The Adecco Group)、印度塔塔通訊(Tata Communications)於2019年1月聯合發布「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」(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, GTCI),臺北市首度列入評比,即獲得全球第15名、亞洲第2名的佳績,排名僅次於首爾,並超越新加坡、東京與香港等亞洲城市,展現臺北市在全球城市中的獨特地位與人才競爭力。
法制透明,自由民主
台灣作為法治國家,國家財政金融匯率穩定,中央及地方制度皆保障人權與自由。台灣投資法制透明,智慧財產權法令與國際規範接軌,充分保障專利與智慧財產,且為有效簡化授權程序,國家設立智慧財產法院,建立專業的審判制度。此外,法律、財務、會計、投資等專業機構多於台北市設立總部及分支,有效提促進企業競爭力。
友善城市,無礙環境
作為高度國際化的城市,外語教育普及,日、韓以及東南亞國家等多國語言學習人數日漸增加,在大眾交通服務、街道地圖、重要機構與諮詢服務中心均設有雙語或多語指示標誌系統,讓來台的外國人士無論在洽商、旅遊、住宿、購物、用餐、及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時,皆能暢遊無阻、溝通無礙。
多元專才,匯聚之城
「內湖科技園區」及「南港軟體園區」兩大產業聚落,聚集約18萬名員工,從事資通訊軟硬體、生物科技、數位內容、文化創意等領域。政府為促進國際人才引進與技術交流,也積極修訂簽證與居留法規,幫助外籍高階人才、創業家更易於取得簽證、在台居留,增加多元交流機會。